扬扬
不少人是由东茅街茶馆而知道这样一条东茅街的。随着东茅街茶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原本似乎藉藉无闻的东茅街也名声大噪。于我,从小在东茅街上长大的老长沙,添了几分傲娇。
“莫说何事且吃茶去,闲话家常便入禅来”,东茅街茶馆的这副门联透着历经沧桑而从容笃定的禅意,颇为引人注目。“入么子禅咯,回不去呢!茶馆里挤满了南腔北调的游客,我坐在那里也冒感觉哒”,听新哥这一说,我也打消了欲往东茅街茶馆的念头。
如今喧闹的东茅街茶馆隔壁,就是我的母校东茅街小学(当年称人民小学)。那时候东茅街是一条安安静静的街巷,没有茶馆,甚至也没什么店铺。街边一棵棵高大的泡桐树,春天树上开满了白的紫的泡桐花。小喇叭似的花朵一束束的,风吹过,空气中漾着甜香,听得到头顶”小喇叭”发出簌簌声。
历史上的东茅街曾是“名声哥”。东茅街也叫东茅巷,位于长沙城东,古代此地离湘江河较远,不利于商业开发,十分荒僻。地势低洼,茅草丛生,“东茅”由此而名。晚清,湘军突起,众将领还乡置办地产,开辟园林,东茅街兴建的公馆、别墅多了起来,直到民国时期,这里形成长沙的公馆一条街。
1927年,湖南省总工会迁至东茅街,成为大革命时期湖南工人运动的中心,郭亮等工运领袖在此组织了湖南反英大罢工运动,东茅街因此有“红街”之称。我们熟悉的老电影《大浪淘沙》《怒潮》,即以东茅街为外景拍摄地。
东茅街独有的历史底蕴和建筑风格,乃今朝吸引八方游客的金字招牌。当年在东茅街上游走的我却没有什么感觉。记得街上是有一些高门大宅,庭院深深,我一李姓同学家就住这样的房子,他爸是什么局的局长。一次我们学习小组搞活动,我们几个同学走进了李同学家——真大呵,家里还有专门的厕所!我大为惊讶。
黑乎乎的煤店是那时东茅街上惟一的店面。甫一走近,煤尘扑面,里头更是黑咕隆咚,可见一高大森然的制煤机。制煤机开动起来铿铿轰鸣,吐出一溜溜的藕煤(蜂窝煤),看起来蛮有味,机器旁挂着黑毛巾的师傅大声呵斥,不许我们细伢子靠近。
煤店除了卖做好的藕煤,还卖便宜得多的散煤。街上不少人家习惯买散煤,自己动手打藕煤。出大太阳的日子,常看到街边狭窄的空地上,黑油油的藕煤一排排,整整齐齐接受阳光的检阅。
打藕煤是能干人才拿得下的活,一家老小都上阵。我住在东茅街上的湖南省人民医院宿舍,很是羡慕同楼的邻居罗叔叔会打藕煤。当过解放军的罗叔指挥他们家崽女三兄妹,买煤、和煤、做煤、运煤、晒煤、收煤,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某天,罗叔叔做煤时,我跑去央求他让我也试试,被他怼了一句:玩泥巴干什么?好好读你的书!
我在邻居们眼里是读书的“料”,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我对自己当初没上修业学校有些耿耿于怀。由东茅街拐进马王街,修业学校就在马王街上。马王街那边就热闹得多,粮店、肉店、米粉店、包子铺、文具店、裁缝铺应有尽有。其时我就近上小学二选一,一是人民小学,一是修业学校;人民小学好进,修业学校就有难度了,据说要找关系开后门。
街坊邻里都说,“修业”如何正规,如何严格,有体操教学的特色(后来培养出了像陈翠婷这样的体操名将),更重要的,“修业”是毛泽东当过老师的学校。那时候,穿着红蓝运动服的体操小将,从“修业”门口进进出出,英姿飒爽,看着让人羡慕嫉妒恨。
前年湖南农业大学庆祝建校120周年,出版了一本《醉美校园》的文集,收入我写的《神奇的种子》一文;文中我谈及农大与“修业”的渊源,湖南农业大学初名修业学堂,创办于1903年10月……也谈及自己上小学与“修业”擦肩而过的遗憾。
现在东茅街小学的校门推出来了,校名标牌挂在东茅街街口,不像过去,从街口到校要经过一条二三十米的巷子。那时人民小学没有像样的操场,我早晨参加校田径队训练,和小伙伴们一起,练长跑就往校外跑,出学校跑过东茅街,跑过登隆街长沙剧院,跑过三吉斋建设冰厂,跑过甘长顺银星电影院,直到五一广场高耸的语录牌下;练短跑就从街口跑进校门,再穿过老楼,跑到后面的教学楼,直线距离60米。
因为相信不穿鞋子跑得更快,很多时候我打赤脚跑。光脚丫子飞踏在麻石路面,噔噔作响,奇的是还真没有因此受过伤。有一次60米测试,从街口到教学楼,我赤足跑出了4秒的成绩,终点掐表计时的王老师目瞪口呆,缓了缓,他过来拍拍我的肩,说,你休息一下,再跑一次。再跑的成绩不出意外,变成了10秒。4秒肯定是误计,奇迹终于没有发生,我当然也明白了自己运动天资平平。
不过,还总是怀着一鸣惊人的梦想。代表学校参加长沙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参加春季马路赛跑,先天晚上我又胡思乱想,脑子里老是出现第一个冲刺的画面,整晚失眠。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万米跑接近终点时竟呕吐起来,出了洋相。
东茅街“赛道”没能跑出运动健将。按部就班,小学毕业,我考入了南门口的长沙市第二中学(今长郡中学)读初中,后又转到五一路的长沙市第十二中学,搬了家,离开了上学放学天天走过的东茅街。
今天的东茅街因宽阔的蔡锷南路穿过被分为两段,长度较之以前缩减。过去街上的单位像省机械厅不在了,一些老宅院也不见了;赫赫有名的省人民医院还在,现为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我家曾住的那栋医院老宿舍楼还在;街上多了装潢别致的咖啡屋和湘绣坊,多了市声鼎沸的茶馆,洋溢着烟火可亲的潮流时尚,生机活力。
人流不息的东茅街呵,还记得那个清静的早晨,还记得那个晨雾中赤脚奔跑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