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这样的青春力量——读报告文学《中国青年》

  ■袁剑虹

  难以承受生命之重,一直为我对“90”后贴的标签。

  没想到报告文学《中国青年》( 3月6日《长沙晚报》封面)使我有了新的视角。

  从个体看,人如其名郑能量,自在于这个春天。及至群体,我不得不投去另外的目光。

  既是本能,又是时代担当。

  “长江我来了,武汉我来了!”仿佛声声呐喊,四十余日的坚守,将自我交给战“疫”一线,交给未知的战场。其中艰苦,除了煎熬,更是淬炼。

  《中国青年》紧扣时代脉动,重在人物刻画,由外而内,以点带面,彰显当下。

  病毒侵入肌体,人类总是以战胜病毒博取尊严和尊重,当个体抗争汇成洪流,志不可夺,势无可挡。

  人性内生的光芒聚焦,由小向大。

  从一辆挂着“湘A”牌照的白色别克小汽车开始,《中国青年》围绕疫情延伸:春节,家,女友,高铁站,武汉市区,医院,志愿者,市民,病毒感梁者,殡仪馆……其间回溯郑能量个人成长经历,通过一个个点的细节,个体到群体集合,以声音、画面媒质立起整体镜像,每个镜头叠加,血肉丰盈,情绪惯性自然迸发,娓娓道来,扣人心弦。

  与疫魔的较量,看不见硝烟,也听不到枪炮声,但生与死的考验真真切切,危险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回眸郑能量,此事此刻此人,从料峭春寒到仲春,所有的经历和逆行,岂非一日之功。郑能量有过权衡,在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的疑虑甚至反对之下,仍是义无反顾地驰车武汉,这注定了郑能量将要接纳生与死的考验,担当起一个中国青年的责任。

  绵绵细雨,嘤嘤啜泣,忠孝和责任,滚滚北上的车轮以及近乎遗言的独白。“不负江山不负卿”,郑能量以成为一个抗“疫”的摆渡人而自豪,可这得靠内心多么强大的定力才能诚服自己?然而,他做到了,没有后退,没有害怕。

  当郑能量疲倦后宿于车内,融于志愿者团队,抬起那些因病毒感染的逝者,他所想到的就是“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一个武汉护士送给他一枚煮熟的鸡蛋,足以在饥寒交迫中珍藏一辈子;一个癌症陌生患者的面包,足以洞见那些点点滴滴的光;一个母亲氤氲新生儿的笑容,使他于早樱花的绽放中落泪。

  一腔热血,一往无前。

  这即是郑能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青年!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来说,参与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无疑是一次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这场战争中,郑能量等这些“90后”所展现出的勇敢与坚强、担当与责任,令人动容,也令人振奋。他们,是当代年轻人的缩影,从他们身上,能强烈感受到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们是有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也一定是有担当的一代!

  此刻,纵使还有嘈杂,也只是曲径之隅,灾难面前需要面对,更需要正视生与死,反复较量,方可战胜毒魔。而中国青年的使命便是迎难而上,无惧无畏。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信念更加坚定,是胸怀更加宽广,是人生更加厚实。可以想象,未来当他们再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再遇到矛盾和斗争的时候,一定会更有底气,更显从容,更加自信。

  “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在抗疫一线,人们这样为郑能量等“90后”深情点赞。完全可以相信,经过抗疫战火洗礼与淬炼的青春,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中国青年》切入普通人物,从其成长过程到全身心介入,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和灵魂跃然字里行间。由此,一片抗疫景观呈示于读者,似春风甘泉,可沐可饮。

  青年怎样,中国就怎样。时代需要这样的青春力量,照见未来;时代也需要这样的文学作品,温暖人心。

点击阅读报告文学《中国青年》

【作者:袁剑虹】 【编辑:黄能】
关键词:报告文学 郑能量 武汉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