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
“95后”顾善植背着双肩包从深圳回到湖南湘江新区创立汇视威智能,“00后”查子涵为高铁检修装上智能鹰眼,长沙理工大学的吴睿恩团队让仿生扑翼鸟翱翔天际……在“青春之城”长沙,一批新青年正以蓬勃的朝气、无畏的勇气、喷涌的才气创造新业态、开辟新赛道,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增添了无限生机。
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然而,人才如繁星,各有其光。若以学历、年龄、资历为尺,难免遗落明珠。唯有打破条条框框束缚,不拘一格用人才,方能最大限度激发“千里马”的潜能,形成万马奔腾的火热场景。湖南湘江新区深谙此道:这里既有岳麓书院走出的本土创客,也有从硅谷归来的海归精英;既有高校实验室里的技术极客,也有车间里摸爬滚打的草根发明家……人尽其才,正是良好创业生态的鲜明特征。
正如“金种子”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与自由伸展的空间,人才的“引育留用”也需因势利导、因材施策。优惠政策与科技平台提供“阳光雨露”,众创空间搭建“生长支架”,金融资本构成“营养根系”。在包容多元的生态中,每个创业者都能找到适配的土壤,让奇思妙想的种子破土发芽,育苗成林。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城市的魅力与“青和力”之所在,就是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足够的机遇。最近,一场名为《夺金2025》的创业风暴席卷星城高校。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医药,从航空航天到节能环保,六大前沿赛道向青年学子敞开怀抱。清华学子周梓博的给芯片“退烧”项目、国防科技大学博士顾善植的国产智算AI平台等,引来一众投资人的追逐。从这场由政府搭台、市场投票、高校联动的“创新实验”中,人们不仅看到了优质项目的光明前景,更感受到创业生态的日趋成熟。创新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的。当“热带雨林”生态繁荣,自有更多“金种子”萌芽,孕育出参天大树。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岳麓山下的咖啡厅中,投资人、教授与创客们围炉夜话;梅溪湖畔的路演大厅,“00后”首席执行官与行业巨头同台竞技。这种“英雄不问出处”的包容,让“背着双肩包创业”从个体选择升华为城市气质。在奔赴这片创业热土的追梦人中,也许某个双肩包里就藏着惊艳世界的创意,也许某次头脑风暴就会孕育出下一个颠覆性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