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娭毑骨折住院 医生提醒:老年人天冷须防摔跌致骨折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卢圆圆 杨玲)临近春节,气温仍低且雨水多,路面湿滑,记者了解到省会各医院急诊、门诊近期的骨科患者明显增多。长沙市第一医院骨科一病区(关节、创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阳春华今日提醒:天冷穿着厚重致人行动不便,摔跌致骨折事件多发,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2月6日下午,开福区97岁的范娭毑因右下肢不能行走,家人送她到长沙市第一医院骨科就诊。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无法与人正常沟通,自己不知道哪里受伤,也不能讲出疼痛位置,只能从她的表情中看出极度痛苦,阳春华为老人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最终确诊老人患病的部位为右髋部,迅速完善针对性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
患者近百岁高龄,检查结果还显示,患者除骨折外,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阿尔茨海默症、重度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疾病。在患者家人的充分信任和配合下,阳春华带领的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团队、快速康复护理团队,联合麻醉团队紧急讨论制定周详的治疗计划。并在患者进入骨科后20小时内,成功为其实施了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耗时仅30分钟。次日,患者在家人搀扶下、在助行器帮助下,可进行慢步行走。经过几天的综合治疗,目前患者原有的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等疾患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静脉血栓栓塞、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97岁患者术后24小时在家人搀扶下、在助行器帮助下进行慢步行走。 医院供图
在医学界有一种骨折被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阳春华说,就是这种发生在髋部的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如果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医生一般建议保守治疗,但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等发生,这对本已经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说无疑雪上加霜,甚至直接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临床统计,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20%患者死于肺炎、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各种并发症,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由此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长沙市第一医院骨科率先在全国开展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至今已成功开展近千台。”阳春华介绍,髋部骨折患者多为高龄老人,对手术创伤及并发症耐受程度低,对术后康复要求极高,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量较大,需切开髋关节囊及周围肌群,术后恢复时间长,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长5至8厘米,术中保留关节囊和髋关节的所有外旋肌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术后稳定性,还可减少术后运动限制,加快康复。
“后天就是春节,希望大家健康、平安,特别是要关心照顾好身边的老人。”阳春华提醒,春节期间若在低温下雨天行走,双手不要插在口袋里,因双手自由在外摆动可以保持人体平衡,万一跌倒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及应对措施,以防止加重跌倒损伤的程度,毕竟上肢外伤比下肢外伤好处理,预后也较好些。同时,可身体略向前倾;两脚可分开点,与肩同宽,这样底盘大、重心稳;走路时步幅宜小,迈大步走路很容易跌倒。家中若有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普遍患有骨质疏松症,一方面要加强营养,特别是补钙;同时,家人可为其备好手杖等行走辅助工具,予以行动支持,预防摔跌,平平安安过大年。
>>我要举报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