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丨办人民满意教育

相链区块链

  谭琳静

  终于来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笔者以为,这个“双减”《意见》的出台和实施,将是根治我国现阶段教育沉疴痼疾的一剂猛药,也是一剂良药,对于推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病”了,不仅波及了学生、家长,还波及社会公平和国家未来。

  当今教育中,有个流行词叫“鸡娃”。何谓“鸡娃”?网上是这么解释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校内上完课校外继续上,学期里上完节假日和寒暑假继续上,寒暑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三学期”。在一些地方,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假期的时间表从早上五点半起床就开始了。这不是段子,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打鸡血”?有的从幼儿园学龄前阶段就开始了,数学思维启蒙、英语启蒙、拼音启蒙,一个都不敢少;而一上小学,哪怕你原本很佛系,也会被周围家长一起“挟裹”着加入“鸡娃”大军。大家都是校内上完课,校外还要继续加餐,弄得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就如同“军备竞赛”,比拼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孩子背后家庭的资源整合能力、经济实力以及家长的时间精力。北大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一位教授曾对全国4万户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受访者中“参加校外补习”的平均比率达40%。“校内免费校外高额收费”的两种教育轨道实际并存的教育生态,不仅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还严重干扰了教育教学的秩序,偏离了学生成长规律,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稀释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导致了新的不公平。难怪有人说,现在国家放开生育政策,人们生育的积极性却不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惧怕教育——生得出,养不起!有人调侃说,教育成了最好的避孕药。

  教育原本是一个缓慢又美好的过程。但在今天,“快速见效”成了很多家庭的追求。在父母的安排下,现在不少孩子校内上完课又要奔校外培训班,甚至是“一对一 ”全学科家教,即使家庭在这块支出可以不遗余力,可一个孩子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在“校内校外”双重学习压力下,哪里还有精力去搞体育、搞劳动?哪里还能从容不迫地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和参与缔造日常生活的精彩?且不说,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早已出现患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儿童近视眼也越来越普遍,即使是那些父母眼中的“牛娃”进入高校,出现的一些现象也是令人困惑的。其中有两种毛病最令人担忧:一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另一种就是“空心病”。前者从小就是在“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学业竞争中成长,后者内心虚无空洞没有目标,即使上了名校,也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甚至有些人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了,却不愿意出去工作,直接“躺平”了。

  我们的教育生态“病”了!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教育成为了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无数家庭身上!这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发生了矛盾,这“病态”教育下“打鸡血”拼出来的“牛娃”,看似厉害,看似“亢奋”,实则是营养不良!正是德、智、体、美、劳的“五大营养”要素不全,导致了孩子的“虚胖”和“虚火”!

  病了就得治!近日两办印发的《意见》,就是针对“生病”的教育生态开出的一剂猛药!这个被称为“双减”政策的文件,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以全链条治理的坚定决心,直击当下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唯分数论”“唯升学论”。《意见》明确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双减”工作,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人民教育为人民,教育的属性是教育,而不是市场。我们唯有深刻领会《意见》精神,落实落细《意见》要求,方能扭转以往那种短视化、功利性、应试化的教育方式,方能将学生和家庭从焦虑中“解放”出来!唯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内外兼治,提质主阵地”,这样一剂猛药、良药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曾经疯狂的校外培训行业,可望在这一轮严格规范下重回教育初心;而惠及千家万户的教育主阵地即公办教育,也将在国家意志下迎来新一轮的提质。公平有质量的人民满意教育,指日可期!


【作者:谭琳静】 【编辑:谭伟】
关键词:教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