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画,“双减”课堂乐趣多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10岁的李雨静在课后服务课堂花了几个课时,把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变成了一条小丑鱼——就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尼莫那样可爱。“在石头上画画特别有意思,我可喜欢了!”她说,自己一拿到这块石头坯,就觉得形状像条鱼。

5月28日,兵和小学美术老师杨靖在创作室指导学生作石头画。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摄

在浏阳市官渡镇兵和小学,几乎每个学生都像李雨静这样喜欢石头画。每当高年级同学在创作室画石头画时,暂时还没开这门课的一二年级学生就会趴在窗口好奇地观看。

走进近百平方米的石画创作室,瞬间眼前一亮:数百块石头摆放在展架和创作台上,风景、动物、花草、动漫、人物、京剧脸谱……每块石头上都有一幅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的画作。

兵和小学学生在创作室作石头画。

孩子们围坐在两张长长的创作台前,根据事先在纸上打好的草稿,拿起画笔,蘸上颜料,各自进行创作。一块块看似平淡无奇的石头,在孩子们手里开始“活”了起来。

“要完成一件石画作品并不简单,至少需要三四个课时。”兵和小学美术老师杨靖说,在石头上作画与在纸上作画很不相同,纸是平面的,方便运笔上色,石头质地各不相同,还有凹凸感,在处理上难度更大。

部分石头画作品。

“最关键的是创意,画什么、怎么画,都要根据每一块石头的特点来构思。”这位“00后”老师坦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大胆用笔,常常会让自己感觉惊艳。

据了解,兵和小学开设石画课程,其灵感来自隔壁小河乡乌石村的石头创意油画,当地农民画师在小小石头上绘出一件件油画作品,成为乡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为让学生充分享受创作的成就感,学校会把每件作品都精心地摆放在创作室。

学校是否也可以就地取材,让石头成为绘画的资源呢?2021年下半年,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兵和小学发动师生利用空闲时间寻找石头,将石画引入了美术课堂和课后服务课堂。

“石画课可操作性强,打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意识。”兵和小学校长陈弟送表示,石画课开设3年来,受到学生们热情追捧,目前已创作出500多件石画作品。考虑到石画需要经过清洗、烘干、喷水性漆等步骤,在教室作画有诸多不便,去年学校特地申请资金建设了一个约100平方米的石画创作室,还配备了空调。

同时,兵和小学将该课程拓展为“石画石说”,即组织学生参观欣赏不同主题的石画作品,将自己的感想写成日记、作文,以培养孩子们感受、发现美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兵和小学是一座典型的山村学校,全校学生88人,其中不少是留守儿童,许多孩子此前很少系统地学习画画,有些家长也认为美术课不过是“杂科”而已。但随着石画课程的成功推广,转变显而易见。

“有一些孩子接触石画以后,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人也自信了不少。家长们也特别支持,会主动提醒孩子们不要忘了带画具。”杨靖说,有的家长还会像学校一样,把孩子的石画作品精心地摆放在家里作为装饰品。

如今,“石画石说”成为了兵和小学的特色课程,学校被挂牌“关爱留守儿童特色学校”。

“我们要创设更多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条件,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官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回归教育初心,打造了田郊小学的劳动基地、启明黄宽妹希望小学的客家山歌等一批特色课程,实现了实践赋能、美育浸润。

【作者:颜开云】 【编辑:唐英】
关键词:浏阳 官渡 石头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