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不起眼的小事,却是对耳朵的大伤害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4日讯(通讯员 张许霞 实习生 谭仕兰)怎么掏耳朵?耳朵进水该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行为却可能对我们的耳朵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张许霞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
“这种耳朵”需要定时清理
正常人耳朵会产生分泌物耵聍(俗称耳屎),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耳朵,耵聍的性状都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人的耵聍呈干性,像小碎片一样,它会在咀嚼动作中自行脱落。所以,大部分人的耳朵都是不需要去掏的。但是有的人,耵聍呈现油脂样外观,会糊成油性耵聍,这种耵聍就很难通过咀嚼动作自行脱落到耳道外。因此,“这种耳朵”需要定时清理。然而,耵聍生长的速度不同,建议半年、一年,或是两年到医院进行一次耳道清理,但是不建议自行掏耳,容易造成耳道损伤,继发耳道感染。
日常生活中,游泳、洗澡甚至是淋雨都可能导致耳朵进水。虽然看似小事一桩,但耳朵进水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耳道感染,甚至影响听力。
耳朵进水怎么办?
外耳道是一个盲端,它的末端被鼓膜所遮挡,所以正常的外耳道是不怕耳部水流进去的。但是有的人耳朵进水后,会感受到明显的进水感觉,一方面由于水流进去,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水膜使我们产生了“封堵感”;另一方面,因为耳道里面有堆积的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吸饱了水以后会产生闷堵感。
所以,经常游泳或是洗澡前,可以先去耳鼻喉科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耵聍堵塞。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尝试这两种方法处理耳朵进水:一是耳朵进入少量水时,可以将头倾向进水的一侧,用蹦跳的方法,将水“跳出”;二是用干的棉签在耳道口轻轻擦试,靠棉花的吸附作用,把耳朵里的水带出来。
如何预防耳朵进水?
1.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可以有效防止耳朵进水;
2.平时注意耳道卫生,避免耳屎过多堵塞耳道;
3.尽量减少洗发水或沐浴露进入耳道,洗澡后及时清理。
日常生活中的护耳小知识
1.不要长时间待在高强度噪声的环境中,必要时用耳塞减轻噪音;
2.避免耳道物理性伤害,如掏、挖耳朵;
3.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4.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了解耳朵健康状况。
张许霞提醒,耳朵虽小,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大麻烦。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对听力健康至关重要。若耳朵出现严重不适,请及时就医。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