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阅建业,“牍”懂文明,长沙简博“文明之路”简牍文化公益行走进南京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8日讯(长沙晚报通讯员 管震 全媒体记者 任波)5月27日、28日,厚朴端雅的南京博物院、明孝陵博物馆、六朝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认认真真按古代礼制写下了人生第一张特别的名片。这是长沙简牍博物馆“文明之路”简牍文化公益行走进南京系列活动中的一个片断。

“弟子 时与均 再拜 问起居 江苏南京”。 均由长沙晚报通讯员 管震 提供

万卷简牍载文明

  古代中国在纸张发明普及前,简牍是中国最普遍、最常用的书写载体。简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探源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物证。1996年,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街一口古井中出土10万余枚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数量超过全国已出土简牍总和,成为研究三国时期,特别是吴国社会经济历史的宝贵资料,引起海内外关注,被评为我国继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文书之后在古代出土文献资料方面又一次重大发现,“20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在整理、保护走马楼吴简的基础上,长沙简牍博物馆成立,成为国内首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简牍藏品。

  为了让社会公众对简牍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2021年长沙简牍博物馆启动“文明之路”——简牍文化公益行系列馆际交流活动,以简牍文化作为纽带,联合国内各大博物馆,通过让公众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传承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星城到建业

  翻开厚重的简册,从星城长沙追寻文明的脚步,“简”读三国历史、“牍”懂文化脉络,简牍文化公益行走进南京。

  南京为三国时期吴国首都建业,南京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这里发出的政治、军事、民生等等号令都记载在“走马楼三国吴简”中。此次“走马楼三国吴简”进“京”,也带领南京公众一起重温三国历史,通过长沙、南京两地同时期文物、文字与文化的对话,来探源华夏文明,感悟古人智慧。

  本次活动以长沙简牍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依托,联合南京博物院、明孝陵博物馆和六朝博物馆,共同招募南京本地学生。活动中,长沙简牍博物馆教育员李伟向学生分享了文字的起源、书写载体的演变、简牍的形制等内容,课后,学生体验了名刺、简册、封检的使用方式。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还得到了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原创绘本——《简牍诞生记》。通过该活动,让南京本地学生感受到简牍上记录的千年历史,感悟汉字中横平竖直的中国精神,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学生们在博物馆中学做简牍。

“牍”出新未来

  博物馆既是集珍纳宝、凝练历史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连接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桥梁。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展现简牍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长沙简牍博物馆致力于打造无边界、智慧化、多元化、分众化的“大课堂”,近年来通过打造“听见简牍”系列文博广播融媒体项目、《大道至简——简牍里的中国精神》主题展、简牍文化公益行系列馆际交流活动等破圈传播。

长沙简博"文明之路"文化公益行活动走入南京。

  据了解,长沙简牍博物馆“文明之路”——简牍文化公益行系列馆际交流活动还将链接简牍与青铜/石碑/丝帛等不同书写工具的相同与差异,“文明之路”旅程将从湖南到江苏南京、陕西西安等城市,推动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文明之路”——简牍文化公益行系列馆际交流活动,将激活简牍这张来自千年前的“储存卡”,开启更广阔的溯源中国历史、探寻中华文脉的“文明之路”,传播发扬古老简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作者:任波】 【编辑:易勇】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