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红军被》首演反响热烈,获专家和观众称赞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 实习生 周正华)经过长时间的紧张排练、反复打磨,大型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终于在9日晚迎来首演。演出过程中,观众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谢幕时分,仍有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不愿离去。对于这样一部凝结了各方巨大心血的作品,专家和普通观众给予一致好评,称赞其以生动的文艺形式诠释了共产党和人民血脉相连、鱼水情深的主题。

  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

  “民族歌剧在新时代得到了新的发展,《半条红军被》就是其中的一部优秀作品。”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认为,该剧充分运用了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色资源,用民族歌剧这种形式,把“半条被子”的故事演绎得如此动人,如此生活化。《半条红军被》连接了党心和民心、军心和民心,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期待这部戏多演、勤演,并在演出的当中进一步精心打磨,成为一部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我深信我们这个时代必将产生一批优秀的歌剧作品,成为长留观众心中的经典。”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告诉记者,《半条红军被》讲述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这部戏最大的特点是以生动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红色故事,展现了共产党走入人民、接触人民、温暖人民,与人民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部戏在艺术呈现上非常生动,它有一个很严肃的主题,但是它具有非常生动的形式。剧中的人物有那个时代的背景,但是更有真实的情感,有红军的儿女情长,有红军和老百姓的鱼水情深,最终传达了一个真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所以这部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文明瑶族乡副乡长、沙洲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朱向群对《半条红军被》别有感触。他说,令人欣慰的是,沙洲村这几年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从原来的一个比较贫困的山村,变成了现在的4A级旅游景区。现在村里人气非常旺,每天前来学习参观的游客就有五六千人次。

  弥漫着浓郁的湖南味道

  “这部剧将‘半条被子’这个故事讲得很清楚,很容易让人入戏,从而了解共产党与人民鱼水情深的意义。”有着21年党龄的教师陈立中看完《半条红军被》后告诉记者,该剧将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题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剧中采用高科技手段,营造出硝烟弥漫、炮火轰鸣的舞台效果也令人印象深刻。

  市民张霖平时经常去梅溪湖大剧院看舞台剧,看完《半条红军被》后,他直呼“精彩”。他告诉记者,对于歌剧来说,音乐太重要了,《半条红军被》有很丰富的花鼓戏和湖南民歌元素,给人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全剧弥漫着浓郁的湖南味道。另外,歌词“一杆梭镖两面光,既当扁担又当枪”“韭菜花开一杆心,剪掉髻子当红军”等也很有韵味,容易将人带到剧中的那种情境中去。

  在35岁的公务员杨女士看来,剧中的人物都很丰满,极具个性,男、女主人公不用说,很多配角也很出彩。比如三位女红军中的马大壮,人如其名,身体壮实,个性爽朗,她在第一幕开头便自道来历:家里原来是屠户,受到恶霸欺负家破人亡,“操起杀猪刀,我投奔红军队伍……”一下子就让这个人物的个性和参加革命的动机都立起来了。

【作者:全媒体记者 黄能 实习生 周正华】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半条红军被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