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大市场,“小荷”已露尖尖角 | 来长沙 创未来
从实验室到大市场,“小荷”已露尖尖角
长沙市第二批“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今年有望实现技术转化产值5000万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通讯员 张宇
干细胞制剂获临床试验审批、3D打印颈椎融合器实现治疗应用、芯片指令效率优于国外竞品……记者从市科协获悉,近期,长沙市第二批20个“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迎来中期考核,从各个项目交出的答卷来看,这批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取得了一批阶段性创新成果,而且不少成果开出了“产业之花”。
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长沙自2022年启动“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以来,将目光聚焦35周岁以下、事业起步阶段的青年人才。三年间,累计评选40个项目、拨付资金800万元,“小荷”已从星星之火成长为点亮青年创新之路的火炬。去年,第三批“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更是迎来申报热潮,目前已完成评审,新一批优质项目即将出炉。从破土到拔节,创新后浪在长奔涌,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也有了越来越多扎根科研一线、怀揣创新热血的“金种子”。
“小荷”青年人才纷纷挑科研大梁
走进湖南华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部经理浣溢帆正调试着最新3D打印的仿生型多孔骨小梁结构骨修复支架。
“你看这个多孔结构支架,完全模拟人体骨骼骨小梁形态,移植到人体后可以更好地促进骨组织修复。”他边展示边介绍,依托该支架开发的自稳型颈椎椎间融合器已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已用于治疗颈椎病或颈椎畸形,实现椎间盘替代。
在“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助力下,浣溢帆聚焦骨科植入器械领域,负责2025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打印仿生无序骨小梁结构的自适应多孔脊柱融合器”,完成脊柱椎体微观骨组织扫描及力学性能测试,构建3D打印仿生型多孔骨小梁结构支架,申请相关专利授权4件,开发完成脊柱、关节内植物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5项,实现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
浣溢帆的科研故事绝非个例。源品细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杨袁作为研发骨干参与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工艺开发及毒理研究”,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IND)审批,即将启动Ⅰ期临床;中铁城建集团陈源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污染土壤高保真采样技术及智能装备研究”,研发的钢—混凝土装配式结构体系通过专家评估,结构性能优于同类技术……
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对于科研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正如浣溢帆所说,“项目让我们基层研发人员感受到了认可,经费支持也让我们能更深入地开展产品研发。”
不止于实验室,科研成果发挥最大价值
长沙市“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从启动之初就目标明确,坚持帮早扶初,重点支持长沙市重点产业链企业科研生产一线“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人才。追寻背后深意,不难发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最了解市场需求,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至关重要。
从第二批“小荷”青年人才交出的答卷也可看出一斑。在长沙晨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分辨率质谱仪前,郝春霖团队建成的湖南首个槟榔相关口腔菌群蛋白质组学数据库正在闪烁。“我们解开了一批槟榔咀嚼者的口腔菌群秘密。”这位海归博士说,以数据库推动口腔癌早筛技术研发,带动技术服务创收200万元。
长沙华时捷环保易亚男团队在高氯酸盐废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开发项目中,研发的废水处理技术在10余家烟花爆竹企业应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新增产值1800万元;湖南柯林瀚特环保朱维团队开发“沸石浓缩+RTO”工艺节能系统,完成VOCs废气治理中试,项目产值2701.81万元;隆平高科邓钊团队自主开发和完善了分子育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解决了分子育种全流程中数据碎片化、管理难和信息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有了一个个产业化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第二批“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今年定下新目标:新增专利申请30件,实现技术转化产值5000万元。
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创新项目
“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实施期内,长沙联合企业为“小荷”青年人才量身定制创新项目,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培养体系。除了每项给予20万元经费支持,用于“小荷”青年人才科研、技术咨询、培训、研修、考察等与提高其学术、技术水平相关的开支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断创新举措。
比如实施导师制与产学研合作。源品生物聘请同济大学薛志刚教授、中南大学专家团队,建立“双导师”机制,指导杨袁开展干细胞药物研发;湖南凌翔磁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温鹏团队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攻读工程博士,解决磁轴承理论难题;华翔医疗组建以院士专家为核心的跨学科顾问团队,为浣溢帆所实施的项目提供多维度技术支持。
去年长沙还推动扶持政策进一步升级,出台实施办法,将“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纳入市级人才项目库,入选的青年人才可申报长沙市D类高层次人才。在此次中期考核的20名培养对象中,4人晋升高级职称,多人入选市级以上人才计划。
“第二批‘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从人才自身来看,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学术影响力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企业培养机制逐步完善。接下来,我们将在紧跟前沿科技、促进创新创业、助力人才引育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