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纳近万人!湘江新区首个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建成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 通讯员 向玲娅)近日,梅溪湖梅岭公园III类应急避难场所建成,这是湖南湘江新区首个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可满足近万人临时避难需求。
湖南湘江新区首个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建成。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向玲娅 供图
记者了解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实现应急避难容量最大化,该避难场所利用梅岭公园休闲广场、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梅溪湖校区)操场及周边小广场等场地建设而成,辐射范围有梅岭国际小区、梅溪四季小区、黄荆小区、柏家塘小区等。
走进避难场所,记者发现主要出入口地面有指示箭头,功能区域划线标志也十分显眼,便于市民更加直观地区分。场所内共有十个功能区域,包括避难休息、物资分发、医疗救护、停车、供水、垃圾存放、供电、应急厕所等。同时,还设置了应急通信网络设施,安装了应急广播及监控系统,实现了网络全覆盖。
记者注意到,场所内各种应急物资储备充足,配备了避难帐篷、饮水机、储水桶、担架、应急医疗箱、可移动汽油发电机等相关应急物资,能基本满足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紧急避难避险、临时医疗救灾以及生活需求。
此外,按照建设规范,梅岭公园周边指示标识显著,在4处主要路段设置指示牌,5处主要出入口设置出入口标识,避难场所内部也规范设置了应急功能标识标牌,确保应急避难场所易找、应急功能易懂易用。
周边指示标识非常显著,确保应急避难场所易找、应急功能易懂易用。
“后续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筹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和建设,充分利用新建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全面提升新区抵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湘江新区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科普多一点
什么是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紧急时避难,闲时利用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
应急避难场所共分三类
Ⅰ类按综合设施配置,能提供应急供电供水,储备应急物资,停落救援直升机,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
Ⅱ类按一般设施配置,配备设施相对齐全,具备指挥中心等简易措施,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至30天;
Ⅲ类按基本设施配置,配备设施较少,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