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文旅宣传搞成“短信轰炸”
陈广江
去一趟河北,你的手机内存可能就爆表了。
“一小时用了20G流量,40G内存,全都是用到这个短信上了。”7月8日,段先生向《正在新闻》反映,他出差河北时,手机短信收到河北移动发送的上千条河北文旅“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旅游宣传片,导致流量不足,被运营商限速。
据报道,类似经历不是个例,许多网友吐槽收到河北文旅的短信轰炸。不光外省人,河北省内居民也会中招,可谓“人在家中坐,短信天上来”。这些短信内容高度统一,均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宣传片,运营商覆盖移动、电信、联通三大平台。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传语,最近越来越火,短视频平台播放量数以亿计。但是,不管多么火,哪怕是公益宣传,都不能这么狂轰滥炸,否则适得其反。已经这么火了,何必画蛇添足?
从网友吐槽看,河北文旅与三大运营商缔结的所谓战略合作,其内核逻辑实则是信息洪流的单向倾泻,对用户的选择权、安宁权视若无睹。这套机制如同失控的自动机枪,在数字疆域肆意扫射,将本应提升效率的技术,异化为侵扰私人空间的武器,手机沦为被动接收的容器。
文旅宣传“短信轰炸”背后,是政绩焦虑驱动下对“量”的过分追逐。在一些人眼里,短信发送量似乎成了衡量宣传成效的硬指标,甚至不考虑接收者的真实体验。宣传当以精巧为贵,而非以量取胜。文旅推广的真谛,绝非滥用技术渠道进行“饱和式轰炸”,而在于精准触达与人性温度。过犹不及,这点道理并不难懂。
在体验经济时代,文旅营销的成败越发系于对“人”的尊重与洞察。淄博烧烤的火爆、哈尔滨冰雪的出圈,无不验证真诚与温度才是最强吸引力。文旅宣传的初衷是点燃游客对远方的向往,而非粗暴挤占其数字生活空间。一旦宣传的量压倒了质,这份“热情”就成了令人窒息的负担。
“人在撒哈拉,都能收到河北问候短信”“这么卡,那么慢,短信收不完”……这些调侃式段子已为迷失的宣传方式敲响了警钟。对此,河北省文旅厅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法是,“可致电运营商取消”“可能发生了故障”——这无异于转嫁、推卸责任,注定无法服众。
请把手机空间还给用户,把选择权交还游客。否则,再近再美的风光,在用户疲惫且被冒犯的心中,也只会换来一个坚决而冰冷的删除指令。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