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确诊子宫肌瘤”,奇葩论文尴尬了谁?
陈广江
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在网上被广泛议论。该论文中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会患子宫肌瘤吗?该论文被指“过于离谱”。
针对该情况,5月5日,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工作人员表示,医院已经关注到了该事件,正在调查中,有调查结果后会向公众发布。(5月5日澎湃新闻)
如果不是P图恶搞,这种颠覆常识的论文竟堂而皇之地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出来,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如果说协和“4+4”事件还有争议的话,那么论文中出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则是彻头彻尾的闹剧。
更令人费解的是,论文开篇明确写道:“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的生殖器官健康”,但随后出现了相当比例的“男性确诊子宫肌瘤”的病例,可谓荒唐至极。即使用AI代写论文,也不至于出现这种“男女不分”的笑话。
随着这篇刊发于多年前的奇葩论文被扒出,论文作者、作者所在单位以及涉事期刊一起被推向舆论风口浪尖,医疗界学术造假乱象再次被揭开冰山一角。
这样的论文是怎么出炉的?期刊编辑连看都不看一眼吗?自2017年刊发后,这么长时间就没人发现这个天大的乌龙吗?如果科研都这么搞,还有什么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涉事期刊《实用妇科内分泌》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妇科内分泌专业杂志;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也是业内响当当的医疗品牌。如今,闹剧一出,学术期刊和医疗机构的公信力难免遭受重创。
也有人说,医护人员平时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搞科研、写论文,但评职称时又离不开论文,于是东拼西凑,随便弄一篇论文应付了事;学术期刊也深谙此道,只要作者掏版面费,不管论文质量高低,一律放行刊发。而且,这种乱象也不止医疗界所独有。
但事实上,这不仅不是奇葩论文产生的理由,反而恰恰折射出学术失范问题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医疗是一个人命关天的职业和行业,学术也是有底线、有尊严的,岂能如此不顾吃相?
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作为正规的国家级医学期刊,《实用妇科内分泌》是“电子杂志”,没有纸质版。这种期刊是否为“创收”而生、主管主办机构是否失职,也值得深究。
显然,此事不是简单的学术不端行为,而是触及了职业伦理、科研底线乃至学术生态等深层次问题。期待相关部门、机构拿出知耻而后勇的态度和行动,给行业和公众一个交代。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