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快评|寒假作业“烂尾”需辩证“解题”
白木
马上面临开学,“赶作业”以不同的形式成为各种热搜——有所谓“秦朗把作业丢在了巴黎”,也有“赶作业连续剧又在万家灯火中上演”“全世界都知道妹妹在赶作业了”……有的家长看着孩子着急慌忙的样子,甚至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2月23日《长沙晚报》)
有人形象地把《赶作业》比作寒假收尾大片,并发出“烂尾预警”。笔者认为,即使“烂尾”,也并非孩子全责。各方要认真执行“双减”,为寒假作业“瘦身”,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在很多中年人的记忆中,中小学时期的寒假作业就是薄薄一本,页码不过百,涵盖语数外各科,还有一些有趣的课外文章,真正要动笔做的练习不多,题目也不难,基本能独自完成,不用家长操心。因此,那时孩子们在寒假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过年走亲访友,和小伙伴愉快地玩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一个月左右的寒假,孩子们放飞自我,身心愉悦,不仅驱散了上学期学习中的疲惫,也为下学期的学习“储能”。
相较之下,现在中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就繁重多了。不但那本寒假作业变厚了,有的页码逼近200页……作业之外还有作业,学校要求做春节手抄报,语文老师要求写作文、日记,数学老师要求做口算题卡,科学老师要求做实验并拍照留影,体育老师也来凑热闹,要求每天跳绳打卡之类的。另有一些“鸡娃”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课外学习班、兴趣爱好班,生怕孩子的学习因假期被耽误。
寒假作业数量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超前学。有家长抱怨,一年级的学生识字少,竟然也被布置了写日记的任务。此外,像拍全家福、做科学实验、提炼故事情节等,没有家长们的协助、配合,很多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可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又天性爱玩,被诸多寒假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写作业便成了负担,必须由家长盯着、陪着,主动学变成了被迫学,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寒假作业是帮助学生温习所学知识、保持学习感觉的一种手段,现实中的假期作业却成了日常繁重课业负担的延续,不减反增。当寒假作业成了孩子不可承受之重,“烂尾”也就不奇怪了。寒假作业“烂尾”事小,但如果孩子们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那就因小失大了。对此,教育部门需足够重视,将假期作业纳入“双减”任务,统筹规划,严控总量,引导各方依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精简假期作业,提高作业质量,让孩子们能够轻松及时独立完成。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