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千里潇湘,诉不尽的情怀——赏新民乐主题《千里潇湘》音乐会
文│陈 果
12月19日晚,长沙音乐厅,丝竹管弦之声回荡在湘江河畔上空……没错!这便是新民乐主题《千里潇湘》原创民族音乐会演出盛况。这场原创民族音乐与历史文化多样性与当代创新活力的互文,为星城长沙的观众带来了一场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难忘体验。整场演出以原创民乐独特的抒情美学,构筑蕴含传统美感、富有当代气质的诗意境界,抒发情致、传达气韵。
置身于音乐厅,聆听《千里潇湘》,就好像站在了潇湘这条河流旁边,而那些或古老或现代的民族乐器,在乐者手中,似乎都有了生命。它们在真诚而深情的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带我们再次重温这片土地上迁客骚人的千古诗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传承湖湘文脉的律动,感受诉不尽的乡情和爱恋,那是音乐传递给我们的情愫。
走出音乐厅,当我坐在键盘前一遍又一遍地聆听录音,翻看音乐会的节目单时,我突然意识到,十首代表性的作品实质上就是时间轴线的隐性暗喻,表现了浩瀚潇湘一年四季不同境情的意蕴之变,用音乐勾勒出湖湘大地的巍巍之景。每个曲目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层层递进,通过情感交织和关系互动,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梦境……还沉浸在梦中的我就这样被捏了一下。文思既定,遂下笔成文,愿此拙文能够略陈吾之所聆所听、所感所获。
【春之序曲】
用和谐的音符构筑湖湘大地的精神符号
当音乐会的第一个音符响起,开场曲《桃源》生动地呈示了春回大地的意境。弹拨乐器扬琴、中阮与打击乐器马林巴相互衬托与呼应,唤醒了冬日里沉寂的姹紫嫣红,展现出人间桃源。作曲家吴弈霖巧妙地利用马林巴为扬琴、中阮演奏加上装饰和点缀,点线间的巧妙结合使音乐的织体简约却不简单。男舞者如同悄然出现在舞台上的春之精灵,一袭长裙,折腰翘袖、款步疾徐,或大跳或串翻,尽显刚柔并济之姿。屈原的飘逸,楚文化的浪漫,都在这一刻呈现。舞者的投入,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足之、舞之,手之、蹈之,与和谐曼妙的室内乐相互交融,演绎出桃源梦境的灵性和雅兴。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民族管弦乐《南风》《长岛人歌》从湖湘古乐中汲取灵感,将湖湘精神融入每一个音符之中。通过古琴、琵琶、中阮等弹拨乐器和新式打击乐的交织呈现,不仅在音色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通过巧妙的互动展现出演奏者在音乐中的对话与碰撞。两首作品从旋律的构思到主题的发展,从乐曲的配器到演奏的磨合,既吸收了管弦乐对和声织体的把握和运用,又强化了民族音乐旋律线条的流畅性和美感度。竖琴和大提琴的加入,使音色更具层次感与画面感,使乐曲更具对比度,增强了音乐的张力,提升了表现力。《南风》的含蓄婉约与《长岛人歌》的豪放深情,向我们娓娓道来,奏响春天的序曲。
【夏之弦歌】
——用纯粹的民族音乐长歌潇湘文化
从诗经中我们可以追溯到北方的民歌,从楚辞中我们可以嗅到南方的芳香。《楚辞》里的山水是“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里的“香草美人气度雍雍”。
《九歌》组曲中的《山水》和《香草》,两首作品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演奏风格。《山水》中气息悠长的旋律在笛子演奏家周博的细腻演绎下,让我们感受到作曲家刘青在创作中同时凸显笛子线状和点状音色的探索,曲中似断非断的走句和长线条的悠长旋律相互交织,细细品听如同一幅浓淡相宜的夏日山水图。乐曲以笙的温润、鼓点的节奏感和琵琶的清越音色,完美融合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自然画卷,既展现了山水的宁静与和谐,又赋予了自然景象一种纯粹与热烈。
随着最后一个长音弱收结束,音乐开始进入到第二支乐曲——《香草》。在表现形式上,《香草》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女声与笙、古筝交相辉映,极富穿透力的女高音宛如天籁,幽雅沉静,华丽端庄,音色柔美而富有情感,唱腔缥缈而又不虚浮,充分展示了其内心的丰盈与深邃,情美、意美、人亦美。甜美清澈的声线,唱诗般的曲调,你会不自觉地沉醉其中、回味绵长。
《楚辞》中的莲花意象深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远芙蓉》中这朵莲花,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悠悠清香。乐曲通过缓慢变速并逐层加花,使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古琴在速度转换、音量平衡、声部交替等方面,均达到了一定的演奏高度,给人以舒适感的同时,充分展现了楚文化绚烂的意境和浪漫的色彩。在这里,全人类共同的主题在音乐和中文讲述中逐渐铺陈,湖湘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展现出其独特的气质。每一曲结束,沉默数秒,观众席总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是心灵的共鸣。
【秋之灵韵】
——用青春的力量抒发对故土的热爱
在湖湘文化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民族音乐可谓是最绚烂夺目的一朵花蕊。浸染于《楚辞》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千百年来,她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牢牢扎根于三湘四水之中,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与感情、理想以及愿望。
民族管弦乐《洞庭鱼米香》,就用欢畅灵动的旋律,向观众述说了湖湘文化和历史。乐队演奏对传统旋律进行了改编和创新,既保留民族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同时为业界提供了宽广的艺术思考空间。在这个日新月异流光溢彩的时代,潇湘大地,应该有最新最美的图画,也应该有最新最美的音乐。时代呼唤文艺精品,观众期待原创音乐。
一个时代的最终成就还是看作品,所以我们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更希望用当代的语汇写出当下对这片热土的感受。经典作品《大地行吟》就表达了这种真挚的创作情感。作曲家刘青用特有的思维与巧妙的现代作曲手法,以个性化的音乐形态来表达一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情调,通过音乐的形式达到了一种升华,表达了更加深远的意境。刘青老师在讲述这个作品的时候说:二胡如一位赤子,怀着无限的感恩走过每一寸湘湘大地。当晚,演奏家张音悦带着陪伴她行走世界的二胡走上了舞台,一曲如痴如醉的《大地行吟》中,乐队纯熟的演奏和张音悦炉火纯青的演奏技巧,相得益彰。整首作品以湖湘历史文化为主线,由远及近,一脉相连,以湖湘独具特色的音乐元素,用当代的作曲技法,宏大而诗意地铺陈千里潇湘的历史、人文之美,歌颂了为梦想上下求索的精神和与世界同行、青春与共的理想,是展现新时代湖湘风貌的力作。观众在《大地行吟》中听到的不仅是音乐的脚步,不仅是乐者的演绎,更是传承与超越,是诗意与灵韵。
【冬之思索】
——用开阔的胸怀接纳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千里潇湘,还看今朝。在千里潇湘的河流当中,我们是那一朵浪花。因为我们更加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孕育,我们更加感受到千百年来,音乐给世界带来的是无尽的感动和无尽的热爱。
《千里潇湘》是创作总监刘青倾情创作的作品,展现了锦绣潇湘的万种风情,千里潇湘,是文化的河流,是时代的呼唤,男声演唱者仇韬兀是湖南省歌舞剧院二级演员、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文艺家。其演唱厚实流畅,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直入心灵,表达出湖湘青年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
最后一首乐曲《浏阳河》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在那一刻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歌声中流淌着对母亲河的深情,传达出一种时代感和深刻的文化意蕴。观众席自发的跟唱,仿佛是浏阳河的涓涓细流在永不停歇地流淌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族文化的接纳与喜爱,也会像那浏阳河水一样,源远流长……
原创音乐是来自心灵的语言。整场音乐会将这些原生态艺术带到都市舞台,成为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城市中一种色彩性、多样化的存在,极大丰富了当代都市人的视听认知。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到艺术家们对民族艺术的追求、对事业发展的思考、对长沙这座城市和家园的热爱。但音乐会之后,当代作曲家对民族性挖掘的深度,以及这些文化如何真正传承下来并注入新时代的血液,进而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还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弦动湖湘,奏响文化交流;悠悠琴声,这些珍贵乐器穿越时空,存续千年,携带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基因。它们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它们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灵魂到不了的地方,音乐可以。正如音乐总监张音悦所说:“文化赋予湖湘的诗意和美感,将在当代绽放新的光彩。我们希望能打造新时代的湖湘经典,以湖南音乐为媒,让大家感知中国的文化,我们也自信中国民乐一定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