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顶”,长沙这套功法很能打 | 山水洲城记
一年一度的全国百强县榜,犹如华山论剑,历来是县域经济的风向标。就像各个江湖高手,一年将至,总要出山亮招,一较高下。
11月14日,国家工信部下属的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部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包揽前三强。
这份榜单并非只唯GDP,而是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四个维度进行考量。可谓内功、外功、心法和兵器,得样样精通方能上榜。
这已经是长、浏、宁第N次代表长沙登榜,包揽前三强也不是第一次。橘洲君认为,它们稳定而强悍的经济实力,是长沙这套“三花聚顶”功法的完美呈现。
一
湖南共有122个县域,跻身“百强”的数量不多,但都很能“打”!且看“功夫”最好的前三强——
2022年,长沙县GDP 2114亿元,浏阳市GDP 1722亿元,宁乡市GDP 1227亿元。也就是说,长沙这三个县以占全省不到5%的土地,创造出了超全省10%的GDP。
不唯GDP,但GDP确实是硬桥硬马的基本功,是“精”“气”“神”的底气所在。
底气从何而来?首先来看三次产业结构。
2022年,长沙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94.64亿元、1139.77亿元、880.01亿元,二产拉动GDP增长2.8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8%;
2022年,浏阳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136.5亿元、903.0亿元、683.0亿元,二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高达61.1%;
2022年,宁乡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138.74亿元、523.73亿元、564.60亿元,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8%,也是三产业中最高。
这些数字可以浓缩成一句心法口诀:县域经济,工业为核。
从三次产业增加值中也可以看出,在中部前三强的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发挥了最大的拉动作用。
再看产业集群。
长沙县已形成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其中,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并且在工程机械全球50强中,长沙县占了3个。
长沙经开区不仅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全国前30强的国家级经开区,还有着自贸试验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区”叠加优势。截至2023年9月,长沙经开区拥有商事主体近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9家,高新技术企业678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0余家,人才总量达20万人;
而以烟花产业闻名全球的浏阳,一出手就是一组令人目眩的“连招”:浏阳烟花在国内市场份额占80%,国外市场份额占60%以上。浏阳现有花炮企业431家,是全国烟花爆竹主产区、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建设区。
2022年,浏阳全年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301.5亿元,同比增长15.3%。此外,浏阳的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也已经形成规模,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链产值增长14.6%,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增长达13.5%。
宁乡市更是高举“兴工强市”旗帜,精心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2个千亿产业集群,以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目前,宁乡工程机械产业的龙头企业三一重起、星邦智能,充分发挥带动效应,从研发设计、质量体系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帮扶,促进本地产业链中小企业稳步发展,本地配套企业已有近40家,年配套金额近20亿元。
食品产业的龙头企业华润怡宝、加加食品、彭记坊等,90%以上的配套产品,如瓶坯、纸箱、标签等也都在本地生产,每年光配套金额就超5亿元。
二
县域经济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以“工业”这样大开大合的外功招式评高下并不客观,科研创新是绕不开的要素。
后者是内功修为,是技术“精”华,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色。
在科研创新上,长、浏、宁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三地科技创新平台都是百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宁乡市400多家,浏阳市500多家,长沙县1000余家;都孕育出了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长沙县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重磅发布县区“1+1+N”系列人才政策,重点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5年投入15亿元,斥巨资打造广纳英才的“强磁场”。
目前,长沙县拥有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3人,长沙市高层次人才765人,湖湘青年英才15人,乡村振兴人才546人;成立了多个博士服务团,在企业技术升级、产学研合作、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为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提供了有力要素保障。
浏阳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选择主动出击,率先大规模面向全国高校广纳贤才;从“相约浏阳河”人才供需见面洽谈会,到实施人才“双创双兴”计划,再到如今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直是浏阳聚才的不变姿态。
截至2023年2月,浏阳市现有企业人才20余万人,其中认定长沙市高层次人才158人,浏阳企业专业英才E类533人、F类403人。
宁乡继续修炼“笨功夫”,以“相约宁乡”工业企业专才招聘、“智汇潇湘才聚宁乡”校园招聘等常态化招聘活动为抓手,不断扩大宁乡引才聚才品牌效应。
当前,宁乡市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12名、省市级领军人才38名、高级人才63名,其中2人入选省级“五个一百”人才工程,6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5人获评长沙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有了人才,自然就要搭好舞台。借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东风,松雅湖未来科技城正成为长沙县“1+3”区域创新格局的核心区。
星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长沙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曙光算力中心、中国信通院中南研究院、湖南潇湘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正加快建设……松雅湖畔,正长出一片科创森林,“西有岳麓山,东有松雅湖”的国际科创高地格局正在形成。
浏阳则选择与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广泛开展合作,在新材料、新机械、新工艺、新产品、新包装等五个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全力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端化,努力塑造花炮低碳、绿色、环保新形象。同时,每年组织开展新产品、新包装评比大赛和花炮机械展,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以“链”做功的宁乡另辟蹊径,靠推进产业发展“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培育“链主”企业,拓展人才舞台,目前已经形成“三链两群”的发展格局——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工程机械产业链、智能家电和智能硬件产业链;食品及农产品产业集群、生命科学产业集群,让人才专业对口,有的放矢。
这种“内外兼修”的修炼方式,为三地提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驱力,在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上,行稳致远。
三
“内外兼修”之后,“精”“气”“神”三花聚顶只差最后一步:打通任督二脉,做到“神”形合一。
这需要“硬支撑”背后的“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而这也算得上是近年来长沙的“一号工程”。
在以往发布的“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中,经济实力强劲的县域,往往在“营商环境百强县”榜单上也排名靠前,这足以证明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
在长、浏、宁,同样如此。
在政策保障上,长沙县不断落实省、市惠企政策,用“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长沙县营商环境4.0版实施方案》《长沙县、长沙经开区服务企业“星”十条》等利好接连发布,全面提速为企服务效率,当好企业的“合伙人”,帮扶企业稳增长、添动能。
在制度改革上,浏阳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家接待日”,面对面听需求,让企业开门见山讲问题、说困难;部门直面问题出主意、想办法,给予最大帮扶;
在为企服务上,宁乡不断升级,从“保姆式”服务到“店小二式”服务,再到“股东式”服务,宁乡一次次走出“舒适区”,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为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帮扶服务;聚集土地、厂房、用工、资金、用能等各类要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保驾护航。
但不管是为企服务、制度创新,还是出台惠企政策,最终都需要“人”来干。长、浏、宁三地上下、各级各界把营造良好“营商生态”,当作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制定实施责任分解和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营造“人人、事事、处处、时时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凭借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净增市场主体2.5万户,拥有规工企业516家,高新技术企业887家;今年5月,长沙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正式进入创新型县(市)建设“国家队”。
浏阳净增市场主体2.1万户,总数突破15万户。此外,上市企业达9家,长沙市上市后备企业37家,数量创近5年新高,均居全省县域首位;
宁乡净增市场主体超2万户,同时净增企业5040户,增长率16.58%,完成101.55%,总量达35433户,完成比例在四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由此可见,只有真正打通“任督二脉”,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长、浏、宁背后体现出的精气神,才是长沙未来发展向好的希望。
四
仔细研究赛迪榜单,橘洲君还发现,长沙除了百强县包揽前三,百强区成绩也不俗。
今年百强区榜单中,中部崛起势头强劲。从上榜数量来看,中部地区由此前的18个,增加到了22个。
湖北9个城区入榜,总数居中部第一,其中宜昌夷陵区首次入榜,打破了此前湖北百强区集中在武汉的先例。湖南6个城区上榜,长沙占五席,常德占一席,长沙雨花区相较于2022年榜单前进3个名次,蝉联中西部省份城区首位。
从区到县,看得出来,长沙这套功法确实很能打。区域经济竞争一如江湖,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和地方,一朝风云际会,未来可期。(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丹;星沙时报 任凭;校读:肖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