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两岸 大城绽放

相链区块链

  长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宜居品质大幅提升,常住人口突破千万

  一江两岸 大城绽放(牢记嘱托 走在前列 谱写华章——迎接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陈焕明

  初秋的长沙,满目葱茏。绿树鲜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目之所及,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一片片绿地生机盎然,一江两岸,生机勃勃。

  今日的星城大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品质大幅提升,统筹城乡发展绘就一道道美丽风景线——

  建成区面积760.08平方公里;京广、沪昆高铁十字交会,直通23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5条轨道交通连线成网,实现六区一县全覆盖;黄花国际机场迈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镇化率达82.6%;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每年涌入青年人才40多万,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长沙成为市民热爱、游客向往的“网红”城市。

  今年,在“十四五”规划中,长沙更是被擘画成一只“一体两翼”、振翅领飞“三高四新”雁阵的“领头雁”——一座建成区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市,一个长株潭一体化协同发展、辐射引领全省的现代化大都市圈,一个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交通物流枢纽,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全龄友好的生活空间、红色基因与湖湘特色交融的人文空间。

长沙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3年流入青年人才40多万。图为吸引了众多青年人才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格局放大 城市长大

  “长株潭”区域融合活力十足

  在城南黄土岭上班的李薇把家安在了城北月亮岛。在她看来,往返城区与月亮岛很方便,“过去觉得月亮岛很远,现在,乘地铁也就三四十分钟。”

  如今,伴随着连接湘江两岸的大桥一座座跨越江面,一条条过江隧道次第开通,长沙城市格局由过去的“西文东市”,逐步发展到“一江两岸、均衡发展”,由此踏入“沿湘江时代”。

  “地铁6号线马上要试运行了,今后,我从梅溪湖可以坐地铁直达黄花机场了!”时刻关注地铁6号线的最新进展,是家住梅溪湖的邱小婷日常的必修课。“我喜欢利用周末‘打飞的’出门旅行,一直在期待这条线路早点开通。”

  这5年,长沙立体交通的澎湃动力,为长沙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高铁在这里“十”字交会,临空经济区通达全球连接世界,4小时航空圈、5小时高铁圈覆盖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活力最足的地区。

  今年6月,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集4种轨道交通、4种地面交通于一体,成为国内涵盖交通方式最多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开启航空、磁浮、高铁、地铁一体化交通运输新模式。

  今年8月,长沙高铁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长沙即将迈入“双高铁枢纽”发展时期,建成后的长沙西站将与长沙站、长沙南站一起构成长沙境内的三个主要铁路客运站,河西市民家门口就能坐高铁出行,十分方便。

  路,是打开区域界限的关键。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变得快捷,地域的心理范围自然缩短,区域的融合感随之而来。伴随着“三干两轨”建设陆续完工,长株潭三市的距离再一次被拉近……穿梭其中的三市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幸福感、获得感随之升级。

  去年8月,全长30.1公里的洞株公路全线通车,通行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减少为28分钟。家住长沙,在株洲上班的郭敏感慨,太方便了。

  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生态同建、创新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服务同享。在“十同”任务的规划中,长株潭的整体优势正在逐步彰显,区域发展更加活跃。

  有了交通先行的加持,长株潭三市人民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彼此之间的交往也更加频繁、更有活力。根据《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长株潭都市圈将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至“十四五”末,都市圈城镇人口达到1300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长江中游,洞庭之南,一个充满活力的长株潭都市圈扬帆启航。

  颜值更佳 气质更美

  “城市封面”全面增花添彩

  见惯了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越来越多的长沙市民开始向往生态与自然。

  这几天,长沙首个“4.0版海绵城市示范公园”——圭塘河井塘段城市“双修”与海绵建设示范公园内游人如织。今年7月完成改造并开放的公园里,流水潺潺,景致旖旎,各类植被相映成趣,漫步河边步道,犹如画中徜徉,让市民们“走得进绿地、留得住步伐、看得见风景”。

  圭塘河是长沙市唯一的城市内河,早几年,由于环境污染,这里还是一条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为此,长沙加大治理力度,启动建设圭塘河岸滨水公园。目前,滨水公园一期、二期形成河湖连通、湿地净化等自然呼吸的水生态系统,疏林草地、花海长廊等精致景观系统,成为一片“城市绿肺”。

  建设更加便捷、更加宜居、更加有温度的美丽长沙,既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也是城市品质的基石,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行走在提质后的三一大道—岳麓大道、金星北路、枫林路,一条条宽敞舒适、整洁通透、充满活力的城市门户大道正绽放新颜。

  三一大道—岳麓大道是串联长沙东、西两大门户的城市“主动脉”。今年2月底,三一大道—岳麓大道(星沙收费站—西二环)道路空间品质提升项目正式启动,翻开了这条城区门户大道崭新的一页。

  与此同时,今年长沙还将高标准推进“一环两带十六纵十六横”道路空间提升,全面提质城区路网,铺就畅通整洁的城市底色。

  让长沙的“城市封面”更具“颜值”且有“气质”,长沙正在加速“作答”——今年以来,长沙全面开展“百日奋战扮靓星城”市容环境整治,重点推进“一江两岸”、长沙火车站周边等重要“窗口”打造,“城市封面”全面增花添彩。

  通过“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城市有机更新”“一圈两场三道”等系列惠及民生的大手笔项目,便民利民指数得到全面提升。

  长沙启动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探索出一条“以留为主,留改拆并重”的新路子,优化了城市空间功能,保留了老城区街巷肌理,中心城区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有机更新赋予了长沙老城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40万棚户区居民住上新居,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75个,完成白果园、西园北里等14个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苏曼萍是白果园的老居民,在这里生活快四十年了,如今通过有机更新改造,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现在,她最自豪的事就是带着亲戚朋友参观她家修葺一新的小楼房。

  路宽了、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得到长足发展,各类学校、医院、文化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满足着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一座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魅力之城悄然崛起。

  数据最能反映城市“生长”带来的生活变化:今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双双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长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6.41元,同比增长11.1%;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3.06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0.66元,同比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8.1%。

  人才汇聚 人气集聚

  幸福之城引力与日俱增

  6月21日,长沙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公报数据:长沙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成为中部地区继武汉、郑州后第3个人口超千万的省会城市。

  “能人”带活一方经济,“贤才”激荡一片热土。常住人口破千万,近3年流入青年人才40多万,年轻人为何选择长沙?

  “长沙的行业氛围越来越浓,这也是我选择来长沙工作定居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长沙买得起房,美食还多。”河北小伙王占分是众多来到长沙创业落户的新长沙人之一。打动他的,除了房价优势,以及舒心的营商环境之外,还有厚实的产业积淀。

  去年从北京回长沙定居的刘林称,回到长沙后感觉长沙对人才的重视比一线城市要强,“就业有租房和生活补贴,我们公司的员工就享受了相关补贴,大大降低了我的生活成本。”

  小刘表示,虽然在北京发展得还不错,但回到家乡后,长沙的房价和教育相对来说更有优势。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长沙,一个普通家庭工作6.2年就可以买100平方米的房子。

  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高铁、地铁通达八方,公共交通,路修到哪里车通到哪里,让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里都充满人气。同时,长沙本身拥有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加上始终坚持“房住不炒”,极大降低了生活成本,幸福感的溢出效应,带来了人口增量的“虹吸”效应,成为长沙吸引并留住“后浪”的重要因素。

  今年的多个节假日,长沙多次上榜热门旅游城市。文化旅游市场活起来、红起来、火起来、亮起来、潮起来,带来的是屡屡出现的“人从众”。长沙,用她的烟火气、低房价、大包容,释放着幸福的引力、城市的魅力、创业的活力。

  长沙装备制造、文化娱乐等产业快速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例,长沙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海内外闻名。文化产业方面,出版湘军、广电湘军闻名遐迩,还有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网红品牌为长沙的“注意力经济”贡献不小。

  产业转型升级吸引人才的流入,优秀的人才助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的发展与人才的流入是一种双向的激励,必将进一步提高长沙的城市竞争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当好领头雁、建设示范区,长沙这艘高质量发展的航船正加速航行!

【作者:全媒体记者 刘攀 陈焕明】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