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15年,他让“长沙制造”名扬海外|“一带一路”上的家国浓情①
夏旺旺(左一)驻越南14年,见证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崛起。 均为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无数湖湘儿女在海外燃烧青春、奋斗打拼。虽然他们身在海外,但心系家乡,既为故乡的迅猛发展由衷高兴,也为不能常回故乡思乡情切。本报采访工作生活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长沙人、湖南人,请他们讲述亲眼见证的变化、自己“在路上”的故事、准备怎么过中秋和国庆,以及对祖国的生日有何祝福。今日起,推出快乐7+1·“一带一路”上的家国浓情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伍玲 实习生 殷雅静
【人物简介】
夏旺旺,三一集团泵路国际服务工程师,今年38岁,已经驻外15年,目前在越南。
对夏旺旺来说,他的人生从2008年起,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前23年在国内读书求职,后15年在海外打拼,用自己的专业精神为中国制造“出海”打造口碑。
作为三一集团泵路国际服务工程师,夏旺旺驻外的15年中,有14年待在越南,见证着三一在越南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全国。
据统计,目前三一在越南设备保有量超2000台,旋挖钻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挖掘机、混凝土设备、路机、港机、矿车等主打产品市占率常年保持第一。
9月,深耕20年后,三一越南子公司正式成立,对夏旺旺来说,这是扎根越南14年来的又一件大事。
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精
“我当初也没想到,自己会驻外这么久。”夏旺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2008年,23岁的他只是简单地觉得出国工作好,公司刚好有这方面的安排,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
夏旺旺海外的第一站是巴基斯坦,2009年初才来到越南。他的职责是给当地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支持分售前和售后两种。”夏旺旺说,售前是提供技术方案,包括设备的选型、配置,售后是客户设备维护、客户和代理商培训,并在设备出故障且代理商无法解决时,提供故障处理方案。
夏旺旺负责的是三一混凝土泵车和路机设备,其他产品由团队其他人员负责。“越南与国内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的挑战也不一样。”夏旺旺告诉记者,团队中年轻人多,他们从来都只将困难看作是磨砺自己。
挑战不仅来自地域差异,还有市场中的激烈博弈。“三一在越南销售的几乎是全系列工程机械设备,因此需要直接与各大企业竞争,尤其是与全球一流的工程机械企业竞争。”
过去十多年,面对重重压力,三一集团依靠自主创新,在挖掘机、混凝土泵车大多数细分行业内不仅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而且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名声。
夏旺旺刚到越南时,河内办事处中方人员只有3人,现在已经是几十号人的大团队了。“时间长了,使命感越来越明显。” 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至今,三一已深耕越南市场20年,参与建设了越南第一高楼Landmark 81、南北高速公路、龙城国际机场等标志性项目,始终站在推动越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在市场竞争中,三一更多地是专注于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投入全身心的精力,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精。”而夏旺旺就是三一这个成绩的见证者、参与者。
身处海外,为祖国感到自豪
常年的海外工作经历不仅将夏旺旺磨练成一个成熟的工程师,彻底褪去年轻时的青涩和莽劲,也让他身处海外,因为制造业企业员工这重身份,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心深处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除了巴基斯坦和越南,15年间,夏旺旺曾多次短期出差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在许多东南亚国家出差时,很多客户都说我们中国人很勤奋。”夏旺旺说。
采访中,夏旺旺还讲述了一个小故事:2008年在巴基斯坦,他从伊斯兰堡出差到南部,途经拉合尔,入住一家酒店,与一位老乡偶遇,两人相谈甚欢。
几天后,两人又在卡拉奇的酒店再次相遇,老乡感叹:‘我出差很多国家了,到处可以看到你们三一的人……”
事实上,随着“一带一路”共建,三一数以千计的员工远赴海外,创造销售记录的同时,也为中国制造的海外形象“上分”。
夏旺旺的老乡或许不知道,截至目前,三一集团海外产品销售已覆盖180多个国家与地区。
当前,夏旺旺的妻儿都在长沙,他每年回家探亲三四次,看到长沙发展日新月异、交通四通八达,内心十分欣喜。
时至中秋、国庆家国团圆之日,夏旺旺与他的同事都要继续坚守在越南。当然,大家也都要过节,夏旺旺和同事准备自制一桌好菜,通过视频电话跟国内亲友来个“云聚餐”。
夏旺旺(左一)今年在越南开展服务万里行活动。
【祝福祖国】
身不在故乡,心中难以抑制思念,祖国生日来临,“祝福祖国母亲生日快乐、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这是夏旺旺最简单也最深情的祝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