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省14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81.5%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0日讯(记者
钱娟)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大环保”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改革开放40年,湖南砥砺前行,“生态强省”迈出坚实步伐,正朝着山青水秀、天朗地净、家园更美好的目标迈进。
今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南庆祝改革开放40年第16场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盼,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迈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全省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各界共识,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融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快构建了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能耗降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变好了……数据为证,2017年,省控419个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90.2%,其中,湘江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4.7%,与2012年相比提高5.3个百分点。全省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5%,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3.7个百分点,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46和74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14.8%和10.8%。节能降耗和用地规模实现“双下降”,“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45%,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量下降37.62%。
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1.湘江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
2013年,湖南将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先后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
2012年以来,湘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重金属浓度达标并大幅下降;
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等重点区域整治取得突破性成果;
2.洞庭湖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乡生活污染治理、采砂秩序整顿等十大重点任务和大通湖、华容河等九大片区集中整治;
2017年,湖体总磷平均浓度为0.073mg/L,同比2016年(平均浓度为0.084mg/L)下降了13%,7个主要河流入湖口断面中,5个断面的总磷浓度呈下降趋势;
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非法采砂、养殖、捕捞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严惩重罚环境违法行为
2018年1-10月,全省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454起,罚款金额2.37亿元,移送行政拘留357起,移送涉嫌污染犯罪55起;
推动全省关停了3734家“散乱污”企业,全省单位GDP能耗年平均降幅达5.8%。
4.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取得成效
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反馈我省的7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57个,持续推进16个;交办的4583件信访件,办结率在90%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1.水更清了
2017年,省控419个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90.2%,其中,湘江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4.7%,与2012年相比提高5.3个百分点;
2.天更蓝了
全省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5%,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3.7个百分点,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46和74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14.8%和10.8%;
3.能耗降了
节能降耗和用地规模实现“双下降”,“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45%,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量下降37.62%;
4.治污设施加快推进
已建成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148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10座,基本实现县城以上全覆盖;
5.自然生态保护成效明显
累计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1个;
湿地保护总面积达75.59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4.13%,居全国第一;
森林覆盖率达59.67%;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立了我省“一湖三山四水”的整体空间格局,面积为4.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23%;
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强化
颁布了《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出台《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责任追究办法》《湖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湖南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湖南省环境质量考评办法》。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