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心城市 谋百姓福祉丨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⑧

  长沙晚报评论员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近5年来,长沙市实施了精准扶贫、教育强市、促进创业就业等一系列谋民生福祉的务实举措,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民生账单。比如,5年投入民生资金296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5万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率先并轨;新增绿地2042公顷,新增各类公园121个等。正因为在民生方面的大力投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市民满满的获得感,长沙连续八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然而,我们要看到,改善民生永无止境。很多民生问题的解决,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而需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在不久前召开的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在所作的市委报告中指出: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增进民生福祉,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句话道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的,同时提醒我们,为百姓谋福祉未有穷期。

  建中心城市谋百姓福祉,必须进一步提高“民之所向,政之所为”的思想认识。民生紧连着民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为民理念,作决策、定规划、办事情,都应该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群众的满意为标准,有效化解看病难、上学难、停车难、出行难等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市民获得感。

  建中心城市谋百姓福祉,必须进一步强化“共建共享幸福家园”的理念。共建,体现的是合力;共享,带来的是凝聚力。我们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要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公积金制度,确保困难家庭安居。通过务实的惠民举措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发展红利。

  建中心城市谋百姓福祉,必须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具体而言,就是要不断优化法治环境与政务环境,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提升行政效能。要完善和提升公共设施配套,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公共服务的优质化、均等化。要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从严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确保长沙的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坚信,只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民生发展摆在第一位,自觉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倾听民声,时刻保持朝气蓬勃、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必将谱写“建中心城市 谋百姓福祉”的动人乐章。

【作者:】 【编辑:彭应兵】
关键词:党代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