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 读宁乡”征文 | 沩水东去

相链区块链

   文 | 梁瑞郴

  清晨,推窗南望,巷子口的官山群峦叠翠,绿浪翻滚,一场大雨洗后,云散雾褪,极目处水墨涂抹,让人慨叹,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丹青高手。

  张浚、张栻父子墓安卧官山的脚下。沩水静静流淌,蜿蜒东去,妩媚而动人,这给初夏的早晨添了无数的生动。

  重修之后的南轩书院就坐落于山与水之间,名副其实的依山傍水。

  南轩书院是明嘉靖年间,明世宗为纪念张栻(字南轩)和他父亲张浚,下诏在官山创建的。此前,巷子口便有张栻父子墓,为纪念这两位大儒。《张栻传》记载,张栻曾任岳麓书院山长,有传世的“朱张会讲”。张浚则为抗金名将。修建纪念父子两人的二张祠,因有祠而有书院,书院得名也是因张栻字号南轩而来。张栻曾为岳麓书院山长,故南轩书院也有“小岳麓书院”之称。

  如果说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发祥地,南轩书院则可说是沩水文化的集散地。

  沩水全长虽只有140多公里,却承载宁乡前世今生的厚重及壮美。它一路东去,没有咆哮奔腾,没有惊涛骇浪,但即便偶尔溅起的浪花,也足以令人震撼。

  位于沩山之腰、毗卢峰下的密印寺,不在于其悠久的历史,也不在于唐宣宗李忱御笔亲书“密印禅寺”的门额,它的别具一格,在于其万佛齐聚、神采各异的宏伟禅景。中国寺庙,多千寺一面,万庙同形,而密印寺,不仅是中国佛教南禅五大宗之一,沩仰宗的发源地,其构庙创意,堪称惊世之作。我以为,千年以降,佛教界对密印寺构建之奇,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一千多年前的建庙创新之举,打破了寺庙建筑固有模式,显示出沩水流域文化的多样性、挑战性。

  我随着思绪走进南轩书院,在张浚、张栻父子墓碑前凝视时,有一种声音在心中响起:密印寺和南轩书院有什么联系?佛教与理学难道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汩汩东去的沩水默不作声,但在这沉默中,我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文化就在这相互的激荡中,产生一种神奇的交融、渗透、转化,于是新的文明产生。

  的确,某些事物表面看去毫无关联,但当我顺流东下,来到黄材炭河里时,愈发证实我的一些联想并非空穴来风。

  考古,无疑是今天我们对祖先生活最真实的探究,纸上得来终觉浅,当一件件实物摆在我们眼前,历史才真正变得真实厚重。

  一尊四羊方尊重见天日,举世皆惊。此后,在这片土地上,青铜不断重现,人们开始用肃穆的神态,审视这片土地,从历史的回溯中感受祖先的智慧,思考从四羊方尊到密印禅寺、南轩书院一连串的文化符号,是不是沩水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

  人类的文明应该是由水开始的。逐水而居,人类对水的追逐,由最初的生命需求,逐渐转变为重要的交通途径。从而产生重要的人类文明,震惊世界的两河流域文明,中华大地的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都说明河流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性。

  沩水的确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流,但它之于宁乡,不仅沃野千里,而且群星璀璨。它虽流域长度不长,面积不大,但它孕育了宁乡文明。

  这种文明在我看来,不仅仅只是勤劳勇敢吃苦,而是眼界的高远,胸襟开阔,格局博大。其实民间对它有很朴素的概括:会读书,会养猪。话糙理不糙,它将劳心和劳力二者最好结合起来,得以经世致用之才,一时涌现,蔚为壮观。

  我在黄材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就见到一尊青铜猪,它体形不大,圆滚可爱,摆放在一处并不显眼的地方。但我久久凝视,自然想起宁乡人“会养猪”的历史传统。

  甚至后来在宁乡经开区,目之所及的系列立于世界同行业高山之巅的企业时,我也想起沩水文明对他们的滋养。一切文明现象的产生,即便是横空出世,也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沩水东去,汇入湘江,汇入洞庭,汇入长江,在长江文明的大水之中,我看到你跃起的波涛与浪花。


【作者:梁瑞郴】 【编辑:张辉东】
关键词:沩水东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