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悄悄写下中秋家书,中南学子深情寄出回信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 通讯员 贺林豪)“我想和你赏月,时间不一样没有关系,地点不一样也没有关系,在心中我永远跟你在一起。”27日下午,在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第三届“我寄相思与明月,秋风携情到潇湘”主题家书活动中,2023级新生王文丽打开了一封“闺蜜”发来的中秋家书。
王文丽提笔给母亲回信。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数邑 何文瑞 摄
这封信,是王文丽的母亲从老家安徽安庆发出,字里行间透露出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关爱和期待,信中那句“妈妈并不完美,有时候控制不住会吼你,委屈你了,但没有谁会比妈妈更爱你”,让王文丽一下子红了眼眶,她提笔写下回信:“做您的女儿并不委屈,相反,我很庆幸。在我遇到生活的挫折时,您用最温柔的话语引导我、鼓励我,让我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举行第三届“我寄相思与明月,秋风携情到潇湘”主题家书活动。
据了解,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49名本科新生加入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在当天的活动中,一封封家书从全国各地发至中南大学,来到中南学子的手中,他们的回信也由粉末冶金研究院寄往他们远在家乡的父母手中。
“昨晚我被拉进一个群里,通知第二天下午要开会。当我一进会场,看到桌上摆着的月饼和书信,惊喜不已。”来自陕西的新生刘思怡告诉记者,古老而美丽的书信承载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意,也承载了子女对父母的思念。“在中秋国庆长假,我打算回家和父母过节,一想到马上要见到他们,太开心了!”
“儿子,今年你如愿去了心仪的大学读书,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你的心就飞离了家乡。”新生房鑫硕的母亲在信中写道,孩子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自己会忍不住关心长沙所有的新闻,忍不住了解长沙的历史,手机也多了长沙的天气预报。“但愿南风知我意,吹梦渡我到潇湘,你在学校观赏明月的那一刻,我们也在和你分享中秋的快乐。”
谈及举办本次活动的初衷,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黄曦告诉记者,在当今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封封手写的家书更能寄托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思念之情,父母将对在远方求学的儿女的牵挂与美好祝愿写在信纸上,儿女也将平日难以诉诸于口的感恩与爱意融于墨香中。
一封封手写的家书寄托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思念之情。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