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节约60万元,湘江新区“零元创业”无顾虑|岳麓山下好创业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柯鸣 通讯员 谢璐莎
前三年零成本入驻,后两年费用减半,更有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资源与产业生态强力支持……全力助推大学生“岳麓山下好创业”,湘江新区又有新动作。
记者获悉,连日来,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湘江科创园等众多园区相继推出免租金、强服务、孵项目相关政策,从“三年全免”到“五年黄金计划”,湘江新区打造“零成本创业”生态圈,正成为大学生实现梦想的“梦工厂”。
“综合成本降低87%,创业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当自动驾驶车辆在长沙街头穿梭,当5G云控平台实时调度智慧交通,当Al算法重构城市生活场景……你是否想过,这些科幻电影中的画面将成为你创业蓝图的底色?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器正以“未来产业生态圈”的姿态,为每一位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打开星辰大海的征途。
4月起,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器正式推行“2025黄金五年计划”(简称“黄金计划”),为怀揣智能网联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打造了一条“零门槛、高赋能”的创新创业高速通道。
该计划最亮眼的当数“0元×3年+5折×2年”的孵化模式。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的前三年,工位、水电、网络等费用全免,后两年费用减半。湘江智能产业服务部部长罗顿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个20人规模的团队,按照此模式,5年累计可节省约60万元。这对于初创团队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让创业无顾虑。而且,仅需缴纳工位押金,且到期全额返还的机制,进一步降低了创业试错成本,让大学生创业者们能更加从容地迈出创业第一步。
罗顿介绍,根据对已入驻企业的调研估算,这项政策能使企业5年的综合成本降低87%。这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是对大学生创业信心的极大鼓舞。
“黄金计划”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成长闭环”体系,全方位助力大学生创业团队成长。每年举办2场产业巨头供需对接会,为创业团队搭建起与车企、供应链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获取真实订单。同时,开放政府示范项目采购通道,为拥有优质技术的团队提供首笔现金流,解决了创业初期的市场难题。此外,支持团队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让大学生创业者有机会抢占技术话语权,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孵化器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湖南),为大学生团队开放了行业顶尖的测试资源。团队可以优先预约V2X通信设备、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还能获得雨雾模拟、电磁干扰等极限环境测试场景,更有智驾测评专家提供1对1定制化服务。”湘江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资源和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让他们的智能驾驶创业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大学生创业“资金难、资源缺、市场窄”……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器的“黄金计划”直击痛点,通过“顶层设计+真实订单+政策红利”的有机组合,让年轻创客的技术真正落地生根,推动智能网联行业的创新发展。
“创业服务就像口渴时有人递过来一杯水!”
“在湘江科创园创业的感觉,就像在我口渴的时候,有人递过来一杯水!”全球大学生创业节目《夺金2025》的金种子选手查子涵说。今年年初,查子涵作为“黑马”金种子选手实地体验了园区孵化器,当即决定入驻。如今,他成为园区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计划的第一批获益者,在这个岳麓山下的“新驻地”里切实体验了园区的各项科创服务。
记者从湘江集团大科城公司了解到,湘江科创基地积极响应《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湖南湘江新区支持大学生创业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号召,推出“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计划”,提供最长3年办公场地租金减免、全链条科创服务,全力打造大学生创业“梦工厂”,让创业再无后顾之忧。
走进湘江科创基地,一幅兼具智慧化与生态化的园区图景展现在眼前。人才公寓、共享会议中心、健身房、食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崭新明亮的玻璃幕墙办公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我们的‘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计划’提供的是真金白银的减免,创业团队可享受自入驻日起最长3年办公场地服务费减免,其中包括物业费和水电费,省下的钱用来圆梦。”湘江集团大科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湘江科创基地还提供了工位、独立办公间自由组合,满足初创团队不同发展阶段需求,拎包即可入驻。
园区方透露,此次扶持计划的适用对象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内(含)的高校创业者(含专科、本硕博),并担任法人代表或项目实控人。同时,创业团队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主要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项目须具备创新性、市场前景,商业计划清晰。
记者了解到,园区还自有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5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75亿元,坚持投早投小;推动优先链接新区“柳枝行动”“红枫计划”等亿元级创业基金。
在这里,创业团队有机会链接李泽湘教授团队的湘江科技创新院、大飞机规模化中部区域推进办公室等“大牛朋友圈”,开展业务合作。院士、专家、教授创业导师“天团”,产业领袖、专业机构定制化指导,创业培训、路演活动全年不停。
“‘岳麓山下好创业’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扶持创新创业的真实写照。”湘江集团大科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湘江科创基地还将以“真金白银”的扶持、“硬核到底”的资源,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从“一杯水”的温暖到“一片海”的机遇,湘江新区以“零成本”为支点,撬动了大学生创业的无限可能。这里不仅是技术的试验场,更是梦想的孵化器。当青春与创新相遇,当政策与实干同行,湘江新区正以“硬核”姿态,助力每一位青年创业者乘风破浪,驶向星辰大海。
记者手记
从输血到造血,解构“零成本创业”背后的深层逻辑
“零成本创业”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免费工位”或“政策补贴”。然而,在湖南湘江新区,这一概念的实践却远不止于此。通过政策设计、资源整合、资本联动与场景赋能,新区正以一套“组合拳”重构创新创业生态,让“零成本”从简单的资金减免升维为系统性创新能力的培育。这一探索,不仅为大学生创业者破除了“生存焦虑”,更在更深层次上回答了“如何让创新真正落地”的时代命题。
分析湘江新区打出的“组合拳”,记者发现“零成本”并非单纯的资金让利,而是通过精准拆解创业链条中的核心痛点,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浅层逻辑在于真金白银补贴。智能网联的“2025黄金五年计划”,前三年场地费用全免、后两年费用减半的政策,表面上是“省下60万元”,实则是为团队腾出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和市场验证。而“押金全额返还”“真实订单对接”等机制,则进一步降低了试错成本,让创业者敢于将实验室技术推向市场。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效率提升。例如,开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激光雷达、雨雾模拟舱等高端设备,让初创团队以近乎零成本使用行业顶尖资源,将原本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测试压缩至数周。这种“资源平权”,打破了传统创新体系中“强者恒强”的壁垒,让技术价值而非资本实力成为竞争核心
核心关键在于构建“自我造血”的生态闭环。作为坐拥多所“双一流”高校的教育资源聚集地,湘江新区通过校企联动,将高校的科研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以“高校出技术、园区搭平台、企业供场景”的铁三角模式,让学术成果精准嵌入新区重点产业链,既保持了生态活力,又规避了资源浪费。
从输血到造血,体现的是湘江新区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担当和勇气。从“柳枝行动”“红枫计划”到斥资1亿元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这种“全周期陪伴”,让创新回归本质——以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而非困于资源争夺。当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吸引近400家企业集聚,当大学生团队跻身行业标准制定,当无人驾驶汽车驶入街头,这些场景恰恰证明:降低创业成本的核心价值,在于释放人的创造力,以创新造就成功。正如创业者查子涵所言:“这里不是给钱让你试错,而是给资源助你成功。”
湘江新区推出的“零成本创业”,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创新生产关系变革的探索。通过重构政策、资本、技术、场景的关系,让每一个有价值的创意都能轻装上阵、向阳而生。这也是“岳麓山下好创业”的应有之义。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