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大创板”!湘江新区创业“金种子”长出“金果子”|岳麓山下好创业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柯鸣 见习记者 李先强
湖南湘江新区,关于青春与创新创业的故事正在精彩上演。4月17日,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开板仪式在湖南湘江新区举行,首批16家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在湖南股权交易所集体挂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中大部分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或创始人是湖南湘江新区内高校的学子,分布在人工智能、国产算法、机器人研发、卫星通信、生物3D打印技术、固态电池研发、医疗大健康等领域,普遍具有“技术原创力强、应用落地性高、发展潜力突出”等“硬核”实力。
4月17日,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开板仪式在湖南湘江新区举行。均为 通讯员 供图
政策赋能,打造创业“生力军”
作为湖南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湖南湘江新区始终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此次“大创板”首批挂牌企业中,汇视威、灵岭科技、闪灵智合等多家企业位于湖南湘江新区,其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也依托新区丰富的科教资源与产业生态。
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研发,致力于构建基于国产显卡算力的AI算法生态系统,搭建的国产智算AI训练平台已入驻由科技部指导发起的“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是湖南省首家依托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曙光模块,构建商用国产智算AI训练平台的企业。
长沙闪灵智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公司检测技术能够在生猪、家禽、水产等动物发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精准地识别病源,然后指导兽医临床更精准地用药,从而降低动物在发生疾病时所带来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能指导养殖场或养殖户加强预防动物疫病。目前团队已经申请了5个国内发明专利。
类似汇视威、灵岭科技、闪灵智合等企业的涌现,与湖南湘江新区发力政策赋能、厚植大学生创业沃土有密切关系。据介绍,2025年湖南湘江新区安排了1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实施“柳枝行动”和“红枫计划”,培新育小,打造创业“生力军”。
其中,“柳枝行动”启动于2015年,由长沙信息产业园负责实施,至今已挖掘项目7000余个,认定项目722个,专注于对初创型企业或成立三年内的企业培新育小。“红枫计划”启动于2021年,由岳麓山大科城负责运营,目前主要以股权投资形式支持青年人才在湘创业,已投资近百个早期科创项目,已投项目中成长出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未来五年,湖南湘江新区将每年为“柳枝行动”和“红枫计划”分别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此外,湖南湘江新区还设立了20亿元规模的人才支持基金和30亿元规模的科创引导基金。
作为“大创板”的运营机构,湖南股权交易所将依托财信金控的金融全牌照优势,构建从创业大赛到投资基金、再到专板培育的完整生态链,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其将与湖南湘江新区已有的政策服务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首批16家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在湖南股权交易所集体挂牌,其中多家新区企业。
青春力量,点燃发展“新引擎”
这些年轻创业者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新模式,更以敢闯敢试的精神为新区注入活力。首批挂牌企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特征也非常明显,素灵智造、潇湘智控等多家企业创始人毕业于湖南湘江新区内的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其核心团队人员中,普遍具有高学历或深厚科研背景,董事长或总经理中,博士比例达56.3%。
计昊天是中南大学的大三学生。今年2月,计昊天和3位中南大学在读本科生共同创立了“湖南省潇湘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铝电解过热度智能识别巡检机器人,计昊天担任公司董事长。
据介绍,铝电解过热度智能识别巡检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完成定点定时巡航、火眼视频采集等工作,并结合图像特征完成铝电解过热度的判断,实现高精度的铝电解过热度动态智能识别,从而破解铝电解行业自动化率低、工作环境差的痛点。
中南大学学生计昊天研发制造铝电解过热度智能识别巡检机器人。
长沙素灵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梁邦朝是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该公司产品依托湖南大学全球领先技术,实现厘米级活体组织打印,目前产品已进入湘雅医院等30家医疗机构。
在谈到产品的市场前景时,梁邦朝信心满满。他介绍,目前团队的自研产品已应用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头部医疗机构,以及黑焰医疗等行业领先的医疗公司。应用场景涵盖了再生医学、医美、医药等多个领域,总市场规模超过万亿。
当前,湖南湘江新区正推动更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青春力量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岳麓山下到资本蓝海,湖南湘江新区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见证着新一代创业者书写属于他们的“春天故事”。
>>我要举报